X 关闭
短短200多字的《扁鹊见蔡桓公》,让我们见识了扁鹊医术的高明,作为中国医家鼻祖,扁鹊开创了望闻问切辨病论治医学体系,今天,一起来看看记载了他医学成果的经典。
(相关资料图)
“天回医简”930支竹简,2万余字
整理出8部医书
2012年,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900余枚包含医学内容的简牍,由于在水中浸泡了2000多年,残缺、散乱现象十分严重,经过十多年的修复、还原、研究,目前整理出930支医简、2万余字内容。
这些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bá)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8部医书,内容涉及经络、脏腑、针灸、汤药等医学知识领域,更是首次系统论述了中医脉诊原理,开创了望闻问切、辨病论治之先河,是同历史时期最大篇幅中医理论与实践著作。
其诊断手法、结论以及相对应的治法、方药在后世仍广为流传,大名鼎鼎的《伤寒杂病论》都得算它“后辈”。
医简中的“敝昔”就是扁鹊
这是失传2000多年的医书
在医简的整理、修复过程中,多次出现“敝昔曰”的字样,在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专家们发现“敝昔”就是扁鹊,而医简中所述“五色脉诊”也正是扁鹊所创,是后世公认的中医脉诊学的理论基石。
医简上的文字包括篆隶、古隶及隶书,因此判断医简的年代约为秦末汉初,根据医简当中极具特色的齐国方言推断,天回医简确为扁鹊、仓公所传医书(仓公为西汉时期神医)。
扁鹊是我国第一位被正史立传的医家,然而由于医书失传,他的医术已久不可考,天回医简的出土让扁鹊的医学经典得以重见天日,药方至今还能用。
2000多年前中医已有较完整临床诊断体系
2000多年前的医书今天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经书·上脉》第一句话为“敝昔曰,人有九窍五脏十二节皆朝于气”,奠定了后世脉诊学的理论基石。
再如《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一书所述的一百多个医方,表明汉代已经用上了“中药复方”,其中绝大多数药物配伍仍为现代医家沿用。(《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中的治疝方与《伤寒杂病论》中的仲景桂枝汤只有谷与甘草之别,据此可以窥见仲景桂枝汤的来源)
专家们还发现,《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而这个“经”或许就是天回医简,另外,和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完整髹(xiū)漆经脉人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对研究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证明2000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由于竹简数量众多,修复工作耗时漫长,目前只有116枚简牍完成了保护修复工作,成都博物馆在展32枚。快去见识失传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的中医奇书吧!
来源:央视新闻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