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望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佛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发》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 其基本内容主要是佛隆的期望公式和期望模式。
3、 佛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
4、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
5、用公式表示就是:M=∑V*E。
6、M表示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
7、V表示目标价值(效价),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
8、同一目标,由于各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其需要的目标价值也就不同。
9、同一个目标对每一个人可能有三种效价:正、零、负。
10、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
11、E是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
12、目标价值大小直接反映人的需要动机强弱,期望概率反映人实现需要和动机的信心强弱。
13、这个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的价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越强烈。
14、 怎样使激发力量达到最好值,佛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 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 在这个期望模式中的四个因素,需要兼顾三个方面的关系。
15、 ①努力和绩效的关系。
16、这两者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值。
17、期望值又取决于目标是否合适个人的认识、态度、信仰等个性倾向,及个人的社会地位,别人对他的期望等社会因素。
18、即由目标本身和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决定。
19、 ②绩效与奖励关系。
20、人们总是期望在达到预期成绩后,能够得到适当的合理奖励,如奖金、晋升、提级、表扬等。
21、组织的目标,如果没有相应的有效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强化,时间一长,积极性就会消失。
22、 ③奖励和个人需要关系。
23、奖励什么要适合各种人的不同需要,要考虑效价。
24、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满足各种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力,最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25、 研究激励过程中,一条途径是研究人们需要的缺乏,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找出人们所感觉到的某种缺乏的需要,并以满足这些需求为动力,来激励他们从事组织所要求的动机和行为;另一条途径是从个人追求目标的观点来研究个人对目标的期望,这就是期望理论。
26、依照这一条途径,则所谓的激励,乃是推动个人向其期望目标而前进的一种动力。
27、期望理论侧重于“外在目标”。
28、需要理论着眼于“内在缺乏”。
29、本质上这两种途径是互相关联和一致的,都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在于:实现外在目标的同时又满足内在需要的满足。
30、 不过,期望理论的核心是研究需要和目标之间规律的。
31、期望理论认为,一个人最佳动机的条件是:他认为他的努力极可能导致很好的表现;很好的表现极可能导致一定的成果;这个成果对他有积极的吸引力。
32、 这就是说,一个人已受他心目中的期望激励。
33、 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内心已经建立了有关现在的行为与将来的成绩和报偿之间的某种联系。
34、因此,要获得所希望的行为,就必须在他表现出这种行为时,及时地给予肯定、奖励和表扬,使之再度出现。
35、同样,想消除某一行为,就必须在表现出这种行为时给予负强化,如批评惩处。
36、 这和条件反射理论和斯金纳的研究成果有一定关系。
37、 ●在金融中的应用 贪婪与恐惧:行为金融中的期望理论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 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现代金融经济学,都往往假设消费者或者投资者是风险回避的,即其效用函数是凹的。
38、随着行为金融的兴起,这一观点正在受到冲击。
39、作为行为金融的主要理论之一,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是斯坦福大学的Kahneman和普林斯顿大学的Tversky于1979年提出的。
40、该理论主要用于研究投资者对于收益和损失的风险态度差异。
41、同一般的金融经济学研究中的效用函数不同,在期望理论中用价值函数代替了效用函数(Kahneman,Tversky,1979)。
42、在价值函数中,投资者对财富的价值判断与某一基准相关联,当投资者认为相对于比较的基准资产处于收益状态时,其价值函数是凹的,投资者厌恶风险,表现出尽快获得帐面财富的贪婪;当资产投资处于损失状态时,投资者的价值函数是凸的,而且在处于损失时投资者对财富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即此时价值函数曲线更加陡峭,表现出对人类的赌徒心理---与其实现亏损,不如继续持有等待机会,这又表现出人类有时无法面对现实,害怕失去财富的恐惧。
43、投资者心理是符合传统的经济学假设还是符合期望理论的假设?当理论思辨无法达成一致时,经验研究或许是更好的方法。
44、对期望理论的验证可以分为两类。
45、一类是直接通过心理学实验来分析个体在不同收益损失状态时的心理变化和风险态度。
46、Herskey和Schoemaker(1980)用实验心理学方法验证了期望理论中个体在收益时和损失时的风险态度是不同的假设,在对41210个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后,他们得出的结论并不支持传统的“反射假说”(The refection hypothesis)。
47、所谓“反射假说”,即个体在损失时的偏好是其在对应收益领域偏好的镜像。
48、第二类研究方法是通过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特征间接验证期望理论. Odean(1998)通过投资者帐户中的交易记录研究了投资者是否倾向于较早卖出获利股票,较晚卖出亏损股票.由于期望理论是研究个体决策行为的理论,因此使用个体交易记录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更具有说服力,但获得这样的数据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更多的研究是基于公开交易数据。
49、Lakonishok和Smidt(1986)对美国股市的研究发现前期上涨股票的换手率较之前期下跌的股票换手率要高,认为这是与期望理论的预言相一致的。
50、 作为快速发展中的新兴证券市场,中国股市在市场规模,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心理等方面都同成熟的证券市场有很大的差异。
51、期望理论是研究个体决策行为和投资心理的理论,以散户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中国股市进行的经验研究更能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52、 在不同的收益状态下,我们需要估计投资者是否有不同的风险态度。
53、不同的风险偏好会导致不同的交易特点。
54、在任何交易时间内投资者对持有的股票有两种选择,或者以当前价格卖出股票从而实现已有的收益或损失;或者选择继续持有股票保持当前的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
55、根据期望理论,当处于收益时,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因此他可能更偏好确定性,进而有更大的可能选择卖出已经获利的股票;当处于损失时,期望理论认为投资者是偏好风险的,他们愿意忍受更大的不确定性,继续持有已经有损失的股票更长的时间。
56、对于前期处于涨势的股票来说,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卖出股票,因此股票的交易会比较频繁,表现为该类股票有比正常状态更大的成交量;对于前期价格下跌的股票来说,可能因其持有者愿意继续持有而表现为低于正常水平的交易量。
57、 行为金融学已经成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和解释诸多市场现象的工具。
58、运用上海股票市场的公开交易数据,对行为金融学中的期望理论进行了经验研究。
59、对上海市场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分组描述性统计还是回归分析都支持了前期 收益类股票的交易量显著大于前期亏损类股票的交易量。
60、这表明投资者在不同的收益或亏损状态下对风险的偏好可能确实是不同的,这可以解释一些散户投资者的行为。
61、如当散户投资者被“套牢”时,大部分人宁可苦苦等待数年也不愿意卖出,这实际上表现出了他们在“承担风险”而不是“回避风险”;许多投资者不设“止损位”或在实际运作中不愿意按照即定的“止损位”进行操作都显示了对风险的追逐,这都是符合期望理论的现象。
62、Shiller(1990)认为,很多金融市场中的现象都是由人的流行心态和狂热心理所决定的,人在证券市场里很多时候的行为是人类在“贪婪与恐惧”中摇摆的结果。
63、相信随着行为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异象会得到解释。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