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播: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经典题目解析-《对流层的大气的受热过程》

来源: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时间:2023-03-27 18:20:20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B.减少了大气逆辐射


(资料图)

C.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某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全省大雾黄色预警。完成下面小题。

3.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4.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秋季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头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地膜覆盖,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穿越薄膜,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地面辐射被薄膜内大气吸收,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B错误、C正确。薄膜对太阳辐射总量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的影响很小,A、D错误。故选C。

2.【答案】D。解析:“天雨初晴,北风寒彻”表明是冬季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现象,由于锋面过后天气转晴,且受冷气团控制,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地面温度骤降,易产生霜冻现象,D正确。雨后的夜晚气温不一定低,暖锋降雨的雨后的夜晚气温较高,A错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B错误;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多,地面辐射强,C错误。故选D。

3.【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雾的出现对应水汽凝结,BC表述为水汽不易凝结,因此BC错误。昼夜温差大水汽易凝结,A错误。昼夜温差大水汽易凝结,尘埃等作为凝结核会利于形成雾,D正确。

4.【答案】B。解析: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主要是雾反射太阳辐射,B正确。大雾削弱的是太阳辐射,会吸收地面辐射,A错误。大雾不会改变太阳辐射的波长,C错误。大雾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与空气能见度降低无关,D错误。故选B。

5.【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箭头的位置和指向判断,图中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由于近地面大气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从而使大气增温,故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③),不是太阳辐射,C符合题意,排除AB;大气逆辐射是近地面大气释放能量的方式,不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排除D。故选C。

6.【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箭头的位置和指向判断,图中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秋季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头焚烧秸秆产生大量烟尘,烟尘物质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强,使得地面辐射直接散失减少,并把大量能量以逆辐射形式返还给地面,增强大气逆辐射,即增强图中④,从而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达到减轻霜冻的目的,D符合题意;夜晚无太阳辐射,且焚烧秸秆并不能增加太阳辐射,排除AB;地面辐射是地面损失能量的方式,因此增强地面辐射(③)并不能预防霜冻,排除C。故选D。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